蔡海英,女,1972年9月生,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个体商户。
1990年的一天傍晚,蔡海英在厨房里帮妈妈做晚饭。她一边填柴烧火,一边拉着风箱,同时,还一边听着放在一边的小收音机。突然,她被播音员声情并茂的声音吸引住了,这是一个残疾小伙子,但他身残志坚,那份顽强,那份挚着,那份对生命的爱,深深地触动了蔡海英。
这个小伙子就是于保杰。
于保杰1970年出生于开封市尉氏县岗李乡一个偏僻的小村子。10岁那年,他的腿突然开始疼痛。十七八岁的时候,脊柱已经强直了,不能行走。慢慢长大的小伙子,却只能终日躺在床上。这一趟,就是几年。那种绝望、愁闷,非一般人所能想像。终日躺在床上的于保杰慢慢地爱上了文学。他尝试着,把自己写的东西,投寄给电台。
他的心声,就被远在数百里外的商丘市睢县姑娘蔡海英听到了。
夜深了,满怀心事的姑娘在灯下展开信纸,在笔端,倾吐着少女的心事和柔情。没有几天,一封回信就落到她的手上,那一个个文字,都仿佛是跳动的火焰。当时的姑娘,也只是出于钦佩,向从未谋面的小伙子表示一下敬意而已。却没想到,他们有那么多共同的话语,有那么多心灵契合的东西。他们鸿雁传书,长达四年。
1994年,蔡海英第一次来到于保杰的家里。村外荒凉的沙岗,村里破败的房子,难以遏阻她心中那激荡的爱情,她毅然决然地和于保杰走进了婚姻殿堂。
但与此同时,她也就开始了艰难的生活。于保杰生活不能自理,不会弯腰,不会蹲。而且,自己只会脱穿上衣,不能脱穿下身衣服。从新婚之夜开始,她就开始给丈夫脱衣服,穿衣服,结婚24年了,她给他脱给他穿了24年。
嫁到这里第二年,她就生下了儿子。同时,还要照顾一条腿残疾的公公。九十年代的农村,农业生产劳动强度非常大。进田干农活,回家养鸡猪,收获却是微薄的。就这样,为了爱情,这个单薄的姑娘,在这个偏僻的小村落里,一个人艰难地撑起了全家的重担。
当时,不少人都认为,海英这个姑娘,是一时的心血来潮。事实证明,他们低估了爱情的力量,低估了海英这个单薄的姑娘因为爱情而激发出的巨大的能量。
有了爱情,更要有幸福的生活,让爱情更持久。穷则思变,她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,投向了充满希望和挑战的商场。
2000年,蔡海英带着一家老小到了新郑市,做起了液化气生意。蔡海英一边做生意,一边照顾公公、丈夫和孩子。这个生意竞争大,利润薄,又忙又累。
有一天,蔡海英看着邻家一家卖奶的店,突然想,近在眼前的事怎么没有想到呢?人家在新郑市代理,我为什么不能在尉氏县代理?于是,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,她又带着家人开始了牛奶销售工作。刚开始的时候,她挨家挨户上门去推销,冷言冷语受了不少,还经常被人撵出来。当订下第一家的时候,让她欣喜大半天。到了后来,为了给客户按时送奶,不管刮多大的风,下多大的雨,她都会按时起床,赶到七点半之前,把奶给订户送上门。挨家挨户给订户送完奶,筋疲力尽的蔡海英回到家,还要伺候公公、丈夫、孩子起床,然后做饭。那时她最大的动力,就是感觉着,生意,一天一个样,幸福在招手。
当时的蔡海英,拉货的交通工具就是一辆老年三轮摩托车。那些拉货的日子,有过太多的艰辛和苦难。路上车突然出现故障,前不着村,后不着店,求助无门;突降大雨,电闪雷鸣,人被淋成落汤鸡;大雪弥漫,车不能行,困在路上。真是难以计数。
吃的这些苦,受的这些委屈,蔡海英无怨无悔,为自己爱的人付出,更因为自己爱的人的理解和支持。
生意在两年以后,就形成了规模,慢慢好起来,到了2005年后,生意慢慢走上了正规,有了车有了房,那些苦那些累都离自己而去。从那时到现在,终于在市场上闯出了一片天地。
蔡海英终于用爱撑起了这个家,给了老人,给了丈夫和儿子幸福的生活。现在九十岁的公公,每天吃吃玩玩,像孩子一样骑着三轮车到处跑,聊天,看戏,打牌,快活着呢。老人的幸福晚年,得之于儿媳妇长期无微不至的照顾。四年前,老人糖尿病并发症,脚肿得发亮,还有肾积水。在县医院,医生委婉地表示说,八九十的人了,想吃啥情吃了,也不用难过。海英看着痛苦的老公公,心里不中受。她没有放弃,而是多方求医,精心照料,给老人煎药,每天晚上都给老人用药水洗肿胀裂开血口子的脚,合理调配饮食,终于在一位大夫的治疗下,三个多月让老人神奇般地恢复了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