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一段时间,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明确表示,我国“玩命的中学、快乐的大学”的现象应该扭转。对中小学生要有效“减负”,对大学生要合理“增负”,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,合理增加大学课程难度、拓展课程深度、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,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,真正把“水课”变成有深度、有难度、有挑战度的“金课”。
实事求是地说,在大部分学生心中,在上小学、中学的时候,已被家长们埋下了一颗这样的“种子”:过了初中和高中,考上大学就轻松。这个思想,让脱离高考“魔咒”的学生们如获至宝,一下子就“松垮”下来。根据笔者统计,大约超过四成同学,一进“高职”就失去了先前那股子拼命劲儿,进入“混”高职大军。
“混”高职的显著表现有“三无”。一是无目标。不知自己想要什么、想干什么、对什么有兴趣,由此显得迷茫;二是无生气。年轻人本应有的精气神不足,活力不够,因此低迷消沉;三是无拼劲儿。缺乏学习动力、积极性主动性,导致思想上“60分万岁”盛行。这种“三无”学生,课不认真听,书不认真读,作业不认真做,技能不认真练,拿到书就瞌睡,遇到作业就头疼,见到“王者荣耀”就来精神。时间在浑浑噩噩中溜走,一晃就“混”过了3年高职,必然结局就是德行不见修,学问不见长,技艺不见精。更有甚者因此退学。无怪乎有人说,很多学生“拼”过了高考,却“死”在了大学。
横向上看,国外和境外高校情况可是“冰火两重天”。前两天,笔者跟一位在香港某大学读书的同事孩子交流。她谈及4个情况:第一,学校明确淘汰率为10%。学习稍不用功,“A-”成绩累计达到一定比例,“你不出力,那就遗憾出局”,没有商量的余地,谁都不敢不拼。第二,学习一点都不比高中轻松,相反,发散思考、没有答案的作业多,研讨交流汇报研讨多,每天不忙到零点,作业根本做不完。第三,家长根本不担心他们“混”大学,倒是担心他们被大学“累坏”了!如此学习状态的必然结果是自己有了信心,家长也对他们刮目。第四,老师敬业负责。很多老师不仅学术水平一流,还愿意把大量时间花在学生身上,跟学生交流讨论。一位老师利用课外时间,和学生交流讨论一个项目花了整整9个小时。
解决“混”高职沉疴,需要高职学生、高职院校和教育部门共同发力。首先,学生们务必常怀感恩敬畏心,“身无饥寒,父母不曾亏我;学无长进,我何以对父母。”须放眼看世界,不甘落他人,跟同龄学生相比,意识到别人本身可能就是一匹快马,且又不待扬鞭自奋蹄,所以自己万不能松懈偷懒。否则,肚里没货,眼里没活,手里没技,在未来竞争中,心里没底,就无法跟别人拼,就难为“中国梦”助大力。
其次,高职院校要建立“严出”淘汰机制,建立科学考核评价机制,学校要坚守不合格就是不合格,没达标就是没达标,不能“放水”不能照顾情面。在笔者学校,每年就约有10%的学生因此不能正常毕业。一位各方面都很优秀且是正式党员的学生,已经修够学分,但就因一门考证课连考7次未过,未达毕业标准未能按时毕业。学生找院长求情,院长明确表示原则问题爱莫能助无权改变。
第三,教育主管部门要有所作为,建立相对统一又分类指导的教考评价“国标”,改变各校课程、专业各有标准、各自为政、执行起来无“标”可依、因人而异的局面。有此标准,教育主管部门关注的“毕业率”“培养质量”才有意义。
总之,高职学生务必警醒,切莫把大学给“混”没了,切莫把青春给荒废了,在最该读书的芳华里,就该头悬梁锥刺股,把心灵处的德行修炼得正正的,把肚子里“墨水”装得满满的,把手头上的技艺练得精精的。唯有如此,才可迎接个人和国家的美好未来。
信息来源:中国青年报
【关闭】